联系我们

  服务热线:
  • 杭 州 :400-889-1122
  • 上 海 :400-899-1122
  • 深 圳 :0755-88848278
  • 宁 波 :0574-87298883
  • 广 州 :400-889-1122
  • 温 州 :0577-88844623
数据恢复品牌
  • NAS服务器
  • IBM NAS HP NAS SUN NAS EMC NAS Dell NAS 联想 NAS 清华同方NAS 浪潮NAS 方正 NAS
  • 硬盘系列
  • 易拓(Excelstor) 昆腾(Quantum) 三星(SAMSUNG) 日立IBM(HITACHI) 希捷(Seagate) 迈拓(Maxtor) 西部数据(WD) 东芝(TOSHIBA) 富士通(FUJITSU)
  • 服务器系列
  • IBM系列 HP 系列 Dell系列 Sun系列 联想系列 康柏系列 浪潮系列 长城系列 曙光系列
  • 文件系统
  • windows系列 Solaris系列 Novell系列 IBM-AIX系列 MAC系列 Linux系列 SCO系列 FreeBSD系列 HP-UX系列
当前位置:技 术首页 >> 数据恢复 >> 一个分区表恢复的新的体会
一个分区表恢复的新的体会
2008-03-06 22:39:16  作者:  来源:互联网  浏览次数:334  文字大小:【】【】【
对于数据丢失的用户来说,分区表丢失,是比较幸运的,因为这种故障,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小。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个案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分区表损坏的心得。 用户描述故障如下: 我把一个200G(ata)的硬盘连接到 ...
 

对于数据丢失的用户来说,分区表丢失,是比较幸运的,因为这种故障,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小。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个案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分区表损坏的心得。

用户描述故障如下:

我把一个200Gata)的硬盘连接到一部新装的电脑时,发现此硬盘未指派,丢失了分区表。用了《FinalData Enterprise 2.0》、《易我分区表医生V3.0》、DOS下的一些软件都找不到。用《Find and Mount》只找到第一个分区97.7G的)另外一个分区找不到(88.7G的)。

通过远程控制,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,用户的计算机网络速度还比较流畅,打开WINHEX,直接跳转到63号扇区,看到的不是DBR,当时第一个想法就是DBR可能被已经覆盖,用户提供了一个DBR的抓图,我想可能是第二个分区的DBR。不论是哪个,都无所谓,我想,还是自己搜索比较可靠。

由于用户两个分区都是NTFS,所以我采取了从磁盘最后一个扇区开始搜索,这是我常用的方法。点搜索按钮,搜索16进制数据“EB 52 90”,偏移调制设置为512=510,按回车。不到一秒钟,就搜索到了一个DBR,这个DBR就是用户第二个分区的DBR备份,当前扇区号为:390719504DBR28-2FH偏移中描述的扇区大小为:“FF E7 14 0BH”转换为10进制为185919487。那么第二个分区的开始位置就应该是DBR的备份位置减去第二个分区的大小,也就是390719504-185919487=204800017。跳转到204800017扇区,果然又是一个DBR,这个DBR和第一个搜索到的DBR是一摸一样的。

再向上翻一个扇区,又看到了一个DBR,这个DBR应该就是第一个分区的DBR备份。当前扇区号为:204800016,从这里也可以看出,用户的分区为两个基本分区。DBR中描述的分区大小为“FF FF 34 0CH”,转换为10进制为:204799999,当前扇区号减去DBR中分区的扇区总数,就是第一个分区的开始位置。即204799999-204800016=17,也就是说,第一个分区是开始于17号扇区,而不是63号扇区。

我们现在就来计算一下分区表中的参数:

 

分区编号

开始位置

扇区总数(分区大小)

1

10进制

16进制

10进制

16进制

17

11H

204799999

C34FFFFH

2

204800017

C350011H

185919487

B14E7FFH

我们如何来把上面的参数写入到MBR?分区表在MBR1BEH偏移开始,共64个字节,每16个字节描述一个分区表,也就是说,我们只需要写32个字节就可以了。在上面的表格里的16进制数据,在X86系统中,采用高位在后低位在前的方式来存储,所以写的时候要注意。我们还是用表格来模拟写入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00

01

02

05

07

02

03

01

11

00

00

00

00

00

35

0C

00

02

05

06

07

01

00

05

11

00

35

0C

00

E8

14

0B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55

AA

上面的表格里,红色和蓝色的参数不能写错,黑色的可以随便写入。

由于用户使用的是NTFS文件系统,所以扇区总数要在DBR里描述的值上加1,写入之后,弹出磁盘,再扫描硬件,数据全部自动显现,数据100%恢复。

从上面,我们有一个很深的体会,为什么用户采用那么多的工具都没有扫描到分区,那些工具我也没有使用过,我想,做不出来的原因,是因为用户的第一个分区是从17号扇区开始的,而不是63号扇区,当软件读取63号扇区是,并不是DBR,所以产生了错误的结果。软件是固定的算法的集合,而数据丢失的原因确实千差万别,即使是分区表,也不见的都是一样的,这就是为什么软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,而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原因。

友情链接 | SQL数据库恢复 | 硬盘数据恢复 | Raid服务器数据恢复 | 公司简介 | 数据恢复